螳螂 | 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
大部分種類的螳螂都是守株待兔型的掠食者,通常牠們會靜候獵物經過、或是以緩慢的速度接近,在獵物進入螳螂的攻擊範圍後,牠們會以捕捉足高速抓取獵物,而在 ...
此條目頁的主題是昆蟲綱動物螳螂。關於其他同名條目,請見「螳螂 (消歧義)」。螳螂(Mantis),又叫「刀螂」。泛稱螳螂目(Mantodea)下的昆蟲,目前共計超過2400種,分布於15科、約430屬當中,其中種類數量最多的科為螳螂科。
螳螂與蜚蠊目同屬於網翅總目中的一員。有些螳螂在外型上與竹節蟲(竹節蟲目)、蝗蟲(直翅目)或是螳蛉(脈翅目)相似,因而易被混淆。多數螳螂為伏擊型掠食者,部分種類則會主動追擊獵物。一般而言,螳螂的壽命約一年,在一年一世代的種類中,雌螳螂通常於秋季產下卵鞘後死亡,其後代則受卵鞘的保護以度過冬季。
螳螂分布範圍廣泛,從溫帶到熱帶皆有種類居住。多數種類頭部呈三角形且可靈活轉動,其頭部兩側通常有著巨大的複眼。多數種類身體細長,部分種類的成蟲沒有外觀上完整且易於觀察的翅膀。但所有螳螂皆具備膨大、並可以攫取獵物的前足。
有些種類在休息時會呈現看似直立的姿勢,並將前足收起於前胸之前,而螳螂因為這樣特殊的姿勢,在某些語言中被稱為「祈禱蟲」,例如葡萄牙文中的螳螂(louva-a-deus)意思即為「向神祈禱」。有些早期文明認為螳螂具有超自然力量,例如:古希臘、古埃及和亞述。部分種類的雌蟲有性食行為,會攻擊並取食受性費洛蒙吸引而來的雄蟲,因此在某些文化中,雌螳螂常被作為「致命情人」的象徵。此外,螳螂也是相當受歡迎的寵物昆蟲之一。
螳螂的分類與演化[編輯]螳螂目目前共計約430屬,超過2400種[1]。大部分種類分布於熱帶區域,有少部分分布於溫帶[2][3]。
螳螂目在系統分類學上的地位曾有過多次的重大更動,目前的分科方式是以馬克斯·貝耶於1968年所建立的8科系統為藍本逐步修改而來[4]。螳螂曾經與竹節蟲(竹節蟲目)、蟑螂(蜚蠊目)和螳䗛(螳䗛目)一同被歸於直翅目之下。1991年,克里斯滕森將螳螂以螳螂亞目的位階,與蟑螂、白蟻一同置入網翅目之下[5][6]。
克拉斯(Klaus-Dieter Klass)於1997年研究雄性的外生殖器形態後,認為缺爪螳科和金屬螳科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與其他類群分道揚鑣[7]。此外,近期的分子證據指出許多類群如螳科、攀螳科和細足螳科等等皆非單系群[8],因此螳螂科級的親緣關係仍然有待科學家持續修訂[9]。
寬腹螳螂@ 媽媽陪您生態拍拍 | 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
螳螂 | 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
螳螂聯盟「就戰鬥預備」架勢100分主人伸手測試攻擊力:哎呀 ... | 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
螳螂也會捉小鳥,甚至咬開頭顱吃腦袋 | 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
祈禱完後瘋狂嗜血-螳螂@ daddy-poppy's 藥學跟動物世界 | 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
全球螳螂驚現「殭屍化」!鳥類捕食反遭砍頭...腦漿被吸光 | 台北市立動物園資訊網
【臺灣大蝗】:;
動物名稱:臺灣大蝗所在區域: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微翅跳螳螂】:螳科;
動物名稱:微翅跳螳螂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瘤竹節蟲】:;
動物名稱:瘤竹節蟲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台灣釜螳】:螳科;
動物名稱:台灣釜螳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霜白蜻蜓】:;
動物名稱:霜白蜻蜓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善變蜻蜓】:;
動物名稱:善變蜻蜓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黃斑黑蟋蟀】:;
動物名稱:黃斑黑蟋蟀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臺灣稻蝗】:;
動物名稱:臺灣稻蝗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大斑外斑腿蝗】:;
動物名稱:大斑外斑腿蝗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小紅娘華】:;
動物名稱:小紅娘華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臺灣騷斯】:;
動物名稱:臺灣騷斯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大紅娘華】:;
動物名稱:大紅娘華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寬腹螳螂】:;
動物名稱:寬腹螳螂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枯葉大刀螳螂】:螳科;
動物名稱:枯葉大刀螳螂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
【日本姬螳螂】:;
動物名稱:日本姬螳螂所在區域:昆蟲館保護類別:棲息地帶::